查看原文
其他

曹培杰:用线下的“缰绳”套到线上教学,马会怎么跑?

曹培杰 中国教科院 2023-06-07


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,全国中小学校实施了大规模在线教育,探索形成了在线翻转课堂、网络探究学习、云端班会课、线上运动会等创新案例,有效抵御了疫情给教育系统带来的冲击,为稳定人心、保障大局作出了重要贡献。我们在实践中认识到在线教育的重要价值,也感受到在线教育的瓶颈与不足,包括资源开发各自为战、教学方式重教轻学、网络平台功能单一、教学组织因循守旧等。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大背景下,认真总结在线教育的经验教训,推动在线教育转型升级,撬动未来教育改革发展,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。


1


课程资源开发的机制创新


在线教育从出现的那一刻起,就带有鲜明的共建共享特征,不管是微课、慕课,还是名校同步课堂、网络点播课堂,都是利用信息技术让更多学生有机会享受到优质教育。疫情期间,直播课堂呈现“井喷”态势,甚至有学校出现了“教师人人当主播”的现象。但是,我们却忽略了最客观的事实 :一个教师在教室里只能给几十名学生讲课,但一堂网课却可以同时供成百上千人,甚至是几十万人一起学习。理想情况下,对于任何一门学科、任何一个知识点,我们都只需要一个最好的网课就足够了。这样不仅可以降低边际成本、产生规模效益,还能有效减轻教师负担。与直播课堂一样,微课、慕课、在线课程等资源开发也要避免各自为战,否则很可能会陷入低水平重复的陷阱,花了大力气却收效甚微。

所以,学校要建立在线课程协同开发机制,组织教师开展“多兵种”联合作战,让“最合适的人”做“最合适的事”,擅长讲课的来讲课,擅长做教学设计的来做设计,擅长做课件的来开发课件,这样不仅可以保证在线课程的质量,而且使教师资源得到优化配置。各地也要加强区域统筹,注重学校之间的有效协同,建立在线课程资源开放共享机制,扩大名校名师资源的辐射面。比如,上海市教委组织了 1000 多名特级教师、正高级教师和骨干教师录制“名师课堂”,全市中小学生在每个课时的约一半时间学习“名师课堂”,剩下一半时间由班级任课教师通过网络平台与学生进行主题研讨。北京市海淀区教委开通了“空中课堂”,组织各学科的优秀教师和骨干教师统一录制学习资源,包括专题复习课、专题拓展课、主题阅读等,学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学习内容。

还有一点值得关注 :随着在线教育加速发展,“头部效应”不断凸显,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物理教师李永乐、华中师范大学文学教授戴建业等“网红教师”的快速崛起就是典型代表。我们要重视在线教学名师的引领作用,在注重教学规范的同时,更加注重教学的个性化和特色化,鼓励教师在教学中大胆创新,形成特色教学风格,培育一批高水平、接地气、有影响力的在线教学名师,打造“知识型 IP”,推动在线教育向高品质和多元化升级,更好满足学生的多样化学习需求。


2


学习活动设计的流程再造


目前,在线教育大多停留于传统讲授层面,存在着“灌输多交互少”“展示多探究少”“预设多生成少”等突出问题,其核心还是追求统一规范、整齐划一的集中讲授。比如,在一节直播课堂中,PPT 上写满文字,教师从头念到尾,完全没有顾及学生感受,类似情景屡见不鲜。实际上,在线教育的优势不是“统一化的教”而是“个性化的学”。在统一化教学中,在线教育的功能被弱化为一块“显示屏”,作用就是观看教师讲课,学生往往处于被动地位,坚持不了多长时间就“身在曹营心在汉”了 ;在个性化学习中,教师通过设计学习主题和序列化任务,引导学生利用互联网开展交互、探求未知、完善思维,把学生能够自己学会的完全交给学生自学,学生学不会的再由教师进行引导。于是,在线教育从观看教师讲课的“显示屏”变成了学生学习的“动力源”。

所以,在线教育的重点是“如何学”,而非“如何教”。正如陈丽教授所说, 在线教育的效果不取决于教师是否讲得好、呈现得清楚,而在于教的行为是否有效促进了学的行为。我们要遵循在线教育的新规律和新特点,加强个性化学习活动设计,灵活设置课程主题、上课时长和学习计划,深入开展大单元教学、跨学科学习、项目式学习等方面的探索,不断提高在线教育效果。教师要合理利用数字资源和认知工具,打破“照本宣科”的教学方式,设计任务情境,引导学生在探究、对话和动手实践中进行深层次学习。比如,深圳市盐田区结合居家学习的特点,融入学科知识,开发了一套《家庭项目式学习活动手册》,为全区中小学和幼儿园提供了 43 个主题探究活动,由学生、家长和教师共同参与,围绕真实问题开展项目式学习,受到学生和家长的高度认可。北京中学把实践探究作为“停课不停学”的重点,包括科学实验、科技创新、文学创作、艺术设计、专题研究、项目策划等六个方向,引导学生组建研究小组,通过在线协作开展学习,完成了丰富多彩的研究报告,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。


同时,这次大规模在线教育也是一场教师信息素养“大考”,广大教师经受住了实践的考验,但也暴露出在线教学行为较为传统、创新不足的问题。实践证明,信息技术不会自然而然地创造教育奇迹,它可能会促进教育创新,也可能会强化传统教育弊端,关键取决于教师。没有未来教师,就没有未来教育。我们要重新认识教师信息素养,既要重视信息技术应用,更要重视教学法创新。组织专家团队,加快研制教师在线教学能力标准,有针对性地开展创新教育理念、学习方式变革、课程内容重组等方面的培训,帮助教师获得在线教学创新设计的理念和能力,促进形成越优秀的教师就越擅长在线教学的良好态势。

3


网络平台建设的功能转型


疫情期间,教育部及时开通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,工信部组织基础电信企业提供了“云课堂”“钉钉空中课堂”“大小屏点播”“直播教学”等技术服务,有力保障了亿万中小学生的学习机会,取得了显著成效。但是,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,网络学习平台的主要功能还是支持教师讲授和学生听讲,对于师生深层次交互的支撑不足。信息技术尽管不会直接改变教学活动的性质,但却会以一种不易察觉的方式限制教学活动的开展。著名哲学家海德格尔在思考现代技术的本质时提出,人类已经被现代技术所“座架”,这种“座架”是现代技术与古代技术之间的本质区别。比如,作为古代技术的桥梁,飞架在河流的上方,并没有带来河流的任何变化,河水依然像原来一样自在流动。现代技术则不同,它向自然提出挑战,迫使自然改变形态。比如,在莱茵河上建设的水力发电站,拦腰截断河流,利用水流的压差产生电流,所有事物都服务于“发电”这一目的。“与其说水电站建在莱茵河上,不如说莱茵河建在水电站上”。在线教育也是这样,网络平台存在的技术障碍正在成为影响在线教育质量的深层次因素。尽管课堂从教室搬到了网上,但教育观念和教育模式没有太大变化,不过是把传统听讲在网络上“复制”了一遍,技术最终成了强化传统教学的“帮手”。

所以,网络学习平台建设要从“辅助教学”走向“促进交互”,加快人工智能、大数据、区块链等新技术应用,开发智能学习助手,加强学习互动数据的收集分析,包括观看、提问、评论、点击率等,精准识别师生、生生互动关系,提供更加匹配的组合方案,培育网络学习共同体,促进深度交互的发生。提供远程协作、社会网络、知识协同等认知工具,支持跨班级、跨学校、跨区域的合作学习,让学生在对话和互动中建构知识。加强 AI 教师、数字画像、知识图谱等功能开发,促进资源推送精准化和学习支持个性化,使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进度进行学习。利用 5G、全息影像、增强现实和自然交互技术,引入社会优质资源,让学生在课堂就能与各行各业的专家进行互动,包括与科学家联合开展实验、与工程师共同研发项目等,实现学校与社会的无缝连接。目前,科大讯飞、松鼠 AI、Knewton、Third Space Learning等教育科技企业正在开展相应探索。


4


教学组织形态的体系重构


在线教育不是要取代学校教育,而是要创造一种有别于传统学校的新型教育形态。这次大规模在线教育更像是一间间复制出来的“网络教室”,仍然以班级为基本单元、以统一讲授为主要方式、以分科课程为内容载体,学生通过在线观看教师讲课来学习知识,从而实现对传统课堂的还原。为了保证在线教育的正常开展,学校不得不对家长提出明确要求,由家长代替教师来监控和管理学生,由此造成了各种“翻车现场”。一时之间,“上网课太难了”竟成为全社会的关注热点。人们纷纷吐槽 :网络平台崩溃了,教师直播忙乱了,学生眼睛看花了,家长打卡逼疯了……如果不改变在线教育的运行规则,完全把线下教学的“条条框框”套用到线上教学,必然会导致新生事物未被充分认识就夭折的结局。

在线教育的组织形态不同于班级集中授课,更加接近于自组织学习。英国纽卡斯特大学的苏伽特·米特拉教授开展了持续十几年的“墙中洞”教育实验。1999 年,他在印度新德里贫民区的墙壁上挖了一个洞,把一台能上网的电脑放进洞里。过了一段时间,他发现贫民区的孩子居然无师自通地学会了如何上网,学会了英语,甚至还学会了一些专业的遗传基因知识。这让他大受鼓舞,并于 2013 年起陆续开设了 7 所“云学校”。这些学校里没有教师、没有课程,也没有年级,只有 4-6 个学生组成的研究小组,共同研究他们感兴趣的主题。苏伽特还招募了一批英国退休教师,他们不用教什么知识,更多是在网上提出问题、鼓励学生,由学生自主寻找答案。结果发现,学生的英语水平和科学成绩都有了不小的提升。这个教育实验告诉我们 :在线教育不同于学校教育,个性化学习、任务型驱动和社会化参与才是关键。所以,在线教育要打破班级、年级、学科的界限,开展跨班级共享教师、跨学校选修课程、跨区域协同教学等实践创新,探索形成一种全新的、更加灵活的教学组织形态。比如,学校可以将疫情中的真实问题转化为学习任务,组织教师开展跨学科的课程设计,利用家长资源和社会资源,建立与抗疫一线的医生、护士、科学家等专业人士之间的联系,引导学生开展网络访谈、社会调查和主题探究,全方位理解中国抗疫的制度优势和精神力量。

5


小结


总之,疫情期间开展的大规模在线教育,首次以成建制的方式实现了“线上教学”对“线下教学”的完整替代,尽管存在不足,但却为全国范围的“停课不停学”提供了关键支撑。未来,随着“互联网 + 教育”“人工智能 + 教育”的发展,教室作为教学发生的唯一场所被打破,在线教育将会成为未来学校的有机组成部分。我们要抓住这次大规模实施在线教育的契机,推动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的融合发展,促进在线课程资源建设、学习活动设计、网络平台开发、教学组织形态的整体变革,构建“实体学校 + 虚拟学校”的教育新格局,打造“人人皆学、时时能学、处处可学”的学习新体系。



来源|《人民教育》2020年第7期

作者|曹培杰(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博士)


往期回顾






吴安春、王晓燕:习近平关于体育的重要论述——理论内涵及实践特质刘玉娟:执行功能与儿童早期语言能力发展的研究综述《教育研究》:回归教育本体——当前我国教育评价体系改革刍议释放、增强每一所学校的生机与活力,应该这样做!|李红恩赵章靖: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全球教育的变化特征和趋势
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